返回

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12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吕大器前些日子虽然打了胜仗,但也产生了一些伤亡。按照朝廷规定要发放抚恤银,赏银。”

    “换做平时户部会将要花的银子数目上报内阁,内阁审核后再转交给朕定夺,是这个流程吧?”崇祯看向方岳贡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方岳贡是有名的老狐狸。

    他怕崇祯算计他,所以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转身先与其他几位侍郎用眼神交流,然后才悠悠说道:“回陛下,是这个流程。”

    “好,”崇祯站了起来,“权力下放的意思是这件事由兵部提供数字,户部负责准备银两,最后由户、兵两部一起派人将银子交到吕大器手里。”

    “朕不再审核过程,而是直接看结果。”

    众臣听罢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这权力也太大了吧?

    不经皇帝同意直接动用国库的银子,简直闻所未闻。

    如果户部和兵部联合起来贪污国库的银子,等皇帝知道的时候国库早就空了。

    方岳贡抢先问道:“陛下,臣有一事不明。”

    “讲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,臣是说如果啊!”方岳贡重点强调如果两个字,“如果户部有人借机贪腐给朝廷带来损失,此举岂不是会误国误君?”

    其余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有相同的忧虑,毕竟这种事不是闹着玩的。

    崇祯盯着方岳贡的眼睛微微一笑:“所以啊,你们各部尚书要替朕管好这个家。户部尚书管好户部的事,出了事朕找你方岳贡。兵部出了问题,朕找你李邦华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官员们低着头不说话。

    他们在思考崇祯这么做的目的以及可能带来得到风险。

    “诸位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,今天畅所欲言。”崇祯说完这句话后又坐到了龙椅上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有三个问题。”李邦华再次站出来问:“第一,臣担着兵部尚书的差事,如果兵部有官员想把臣拉下马,会在这期间借机贪腐,臣又该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“第二,臣虽然是兵部尚书,但内部并非臣一个人说了算。陛下此举表面上看似是放权了,实际权力没有落到臣的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,”说到这李邦华顿了顿,目光向后从范景文,方岳贡,邱瑜等三位阁臣的身上扫过,“陛下放权之后,内阁又承担什么身份?”

    看着一脸严肃的李邦华,崇祯知道这些问题里李邦华最关注的应该是第三个。

    毕竟他好不容易熬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,如果不给内阁下放权力,他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。

    崇祯为什么要放权?

    目的有很多。

    包括测试朝堂这些人的忠心,增加行政效率,弱化专制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等...

    放权的表象是把权力下放给各衙门负责人,让他们自己说了算。

    实际搞得却是部门负责制。

    部门负责制的优势就是效率高,成果明显。

    崇祯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,却有管理企业的理念。

    其实治理国家和管理企业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皇帝是董事长,大臣们是各部门负责人。

    集权是把所有权力都收回来,皇帝一个人说了算。

    放权是把权力放给大臣们,让他们自由发挥。

    举个最简单例子。

    当一个公司员工请假需要董事长批准的时候,这个公司的规模要么很小,要么行政效率很低。

    大明朝目前面临的情况就是后者:行政效率低下。

    于是他想到了尝试放权搞部门负责制。

    起初他担心放权会扩大党争,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觉得自己想多了。


第612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